“新刚需”!万亿“新消费”的爆款逻辑……
年轻人有自己的新刚需“茅台”。 新消费为啥能够爆火呢?其实也是必然。 新消费爆火,旧消费也并没有被取代,虽然Z世代买玩偶,但是也不代表大家啤酒白酒不喝了、家居家电不用了、汽车不开了。 作者|猫哥 来源|大猫财经Pro 本文由大猫财经Pro和网易号联合共创
现在,新消年轻人的爆款四川某某设备制造厂社交货币是啥呢?抢Labubu,喝新式茶饮,逻辑戴古法黄金,新刚需甚至可以跟纸片人谈一场虚拟恋爱,新消在“吧唧”、爆款“谷子”上嗷嗷撒钱。逻辑
甚至诞生了“塑料茅台”的新刚需概念,一个玩偶的新消二级市场价格,甚至已经赶超了茅台,爆款相关的逻辑概念股在今年,股价翻倍,新刚需动辄百亿千亿市值。新消
现在,爆款大家叫它们“新消费”。
有“新”就有“旧”,而所谓的旧消费,也就是传统消费,说的是那些满足我们吃穿住用等日常的刚需,用品牌和规模形成核心竞争力,四川某某设备制造厂通过传统的分销渠道,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。
比如,白酒、日化、家电,甚至地产和汽车。
但是,在这中间也有爆款,比如茅台,从百元股一步一步涨到千元股,市值最高时,超过2万亿,成为各行业的对标对象,“XX茅”也成为资本市场上的行业代表。
新消费其实也不算是全新的概念,也算是随着时代的变迁,也一起演化着。
10年前,当我们说新消费的时候,我们在说啥呢?
我们说的是互联网驱动,一些旧消费的品类,通过互联网尤其是电商和社交媒体平台,快速起量,打造出来的网红品牌,符合年轻人的个性化表达,然后迅速成为爆款。
但是,现在的新消费,消费场景更加精细化,用户基于一定的兴趣,形成一个圈层,而圈层完成人格化破圈再次裂变,就形成了更新的大爆款。
这个时候,消费不仅仅是满足功能需求,还完成了身份表达。
现在,市场上消费主力人群,消费习惯已经基本形成,大家都需要增量,而这个增量就是Z世代人群,面向他们的,其实就算新消费了。
Z世代人群,喜欢自我表达,酷爱圈层文化,又不太受传统品牌束缚,更看中的是能体验、参与、设计等悦己消费,在满足兴趣后,还有复购欲望。
而新消费刚好,能够满足,其实核心就是,情绪价值。
就是在产品的功能趋同后,谁能满足用户的情绪价值,谁就能获得市场,而这个情绪价值也不是单纯的“我高兴”,而是情绪上实现归属感、认同感、仪式感、愉悦感、优越感的满足。
举个例子,现在被疯狂抢购的Labubu,为啥能这么火爆呢?
其实大家是在做一件事儿:我和我的“同好”们(归属)在抢(仪式)一个“懂我们”(认同)的东西,抢到后我自己高兴(愉悦),还能表现出我的“欧气”(优越)。
这么一想,用不太贵的价格,参与了一场悦己的潮流活动,还是非常划算的。
但是,消费逻辑也并不等于投资逻辑。
今年,港股的“新消费F4”,总市值超过7000亿,涨势很猛,为啥呢?
1、目前来看,虽然用户拥挤,但是新消费这个赛道,暂时还没那么拥挤;
2、他们的高估值,还是高成长性在支撑,毕竟在消费市场大火,他们的收益是肉眼可见地在增长;
3、能够破圈的公司,还是具有稀缺性;
但是,问题也来了,新消费还是很有波动性。
这里面有泡沫吗?肯定是有的,在连续上涨之后,新消费概念还是有回调。
这种高成长性可持续吗?这也是一个问题,比如,在抢购潮背后,是真缺货还是饥饿营销呢?大家的胃口被吊得太久,可能面对的就是情绪转移。
下一匹新消费的黑马在哪里?不知道,新消费是必然,但是成为爆款,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,毕竟有些爆款不是新IP也不是新上市,一夜爆红之后,内部暂时也无代餐。
投资的底层逻辑,依然是价值投资,业绩、发展前景、竞争力。
相反,在国补之下,家电的销量涨了,不少人换新车了。
因为,我们的消费并不分标签,在刚需面前,谁也不分新旧。
但是,在市场空间上,新消费大有可为。
举个例子,“谷子经济”,也就是二次元IP周边商品为核心,撬动了不少新消费,而且成长迅速,并且成为2024年的“经济热词”。
2024年,中国的“谷子经济”市场规模,接近1700亿,年增长率是40%,预计在2029年,突破3000亿。
“谷子”来自日本,“goods”的音译,本来算是一个小众群体的小众爱好,但是,现在已经城市经济活力的一部分,不少一、二线城市,都在打造新的二次元消费地标。
以前,资本喜欢在大风口做大生意,但是,现在更流行的是,在小众场景中瞄准小众人群找机会。
而在谷子经济的赛道里面,有做消费品的,有做IP打造的,还有做消费渠道的,一个“谷子”,撬动多个行业。
而中国作为一个整体的大市场里面,还有多少小众赛道与小众需求,没有被看见呢?
消费赛道,还有很大挖掘空间。
毕竟,风口常变幻,但消费永不眠。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100℃无法破坏毒性!这种“苦瓜”有毒,别吃!
- 全球首家!宝马在德获准同一车型共搭L2+与L3智驾系统
- 她们的知识分子穿搭太时髦了,可以直接照抄
- 网络文学“一键出海” 世界青年何以读懂中国
- 【民生调查局】我被做了局?花19元买了个“瘦瘦”的瓶子
- 50岁的女性夏天怎么穿衣?配色不暗沉、穿衣不老气,简单时尚
- 天后瘦成纸片人,背后真相终于公开了
- 中汽协:6月汽车销售255.2万辆 同比下降2.7%
- 机构修正俄堪察加半岛地震震级为8.7级
- 能从6岁背到60岁的双肩包,City不City?
- 采用纯视觉智驾方案 小鹏P7+预计四季度上市
- 小米曝光新车消息,两款SUV,售价或超出想象
- 外交部回应泽连斯基批准对华制裁
- 为什么“一身白”越来越流行?这样穿好看又治愈
- 预计三季度上市/续航901km 岚图知音官图发布
- 销量下滑!保时捷Taycan被曝减产、裁员
- 泰柬终于停火,秘密就藏在这张照片里
- 5月份北京二手房成交量增至1.34万套 同比增长3.1%
- 夏天别再扮嫩了,来看看这种老钱风打扮,适合40、50岁女人
- 我的电子闺蜜,这一头秀发真是让人羡慕~
- 搜索
-